硅谷的價值觀有別于同世界的其他地方,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GitHub便是一個完美的例子。GitHub以幾乎是自身每年經常性收入的30倍價格(一個天文倍數)被收購。有趣的是,微軟在2016年時以2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LinkedIn(該數字是LinkedIn年收入的7.2倍)。而在當年該事件已經被視為是科技公司之間大手筆的交易之一了。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答案其實在于解開了兩點普遍的誤解:一是硅谷如何運作?二是這些天文價值到底從何而來?
在硅谷,基本上有兩種創造股東價值的方式:財務和戰略。財務價值是商學院和股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收入或盈利,銷售額增長,利潤率和管理理論。這些都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公司擁有成長和繁榮能力的重要體現。
當我們談到石油價格會如何影響埃克森美孚的股票時,我們會直觀地認識到公司所做(石油的開采),石油價格以及這兩件事與股價有怎樣的聯系?同樣,如果你經營著一家當地的干洗店,該業務的價值取決于你有對少客戶,客戶會支付多少,提供服務的成本以及增長的預期。
從另一方面來講,戰略價值幾何和上述提到的事情都沒什么聯系。但是它卻和公司的產品和市場地位如何幫助或者阻礙另一家公司(通常是更大的公司)獲得成功相關。戰略價值并不是通過企業獨立賺錢的能力來實現的,而是通過企業為他人創造(在某些情況下保護)利潤的能力而實現的。
這種區別就是為什么一個才擁有5個人并且沒有任何營業收入的公司可以以10億的價格進行出售,而擁有500人且擁有1億美元營業收入的公司卻只能以該數額的一小部分進行出售。盡管在如蘋果,Facebook和谷歌等硅谷為出名的成功案例中都是財務價值極具盈利能力的體現,但硅谷中絕大多數的成功創業案例都不是建立一家能夠IPO并且可以持續增長的上市公司(一個非常困難的壯舉);而是能夠成為一家可以為他人創造價值的公司。
換言之,微軟并不是因為GitHub的賺錢能力(它的財務價值)而支付了75億美元。微軟愿意買單的原因是為那些每天使用GitHub代碼庫產品的開發人群(公司的戰略價值)—這樣的話那些開發人群們就可能被引導到微軟的開發者環境中,使得微軟實現收益。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的戰略價值投資的例子。谷歌在2006年以當時令人瞠目結舌的16億美元收購了。的業務當時幾乎無利可圖,并且當時非法發布視頻所面臨的法律責任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為什么要接手這個瘋狂的生意(燙手山芋),更不用說還要為此付出巨額的保費?這并不是因為未來有能力賺錢,哪怕是到了10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實現盈利。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對谷歌而言有巨大的戰略價值(這種情況下,它是有能力可以阻止競爭對手侵犯其豐厚利潤的搜索業務)。所以哪怕谷歌收購了以至10余年間對其投資數十億美元也無賺錢的跡象,這也不會影響這一收購事件在現在仍然被視為是史上的交易之一。
另外一個例子是Sun Microsystems在2007年以數十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MySQL。MySQL的主要產品是一個免費的開源數據庫,極易使用并且提供了幾乎所有現存網站的后端功能。該公司的盈利微乎其微,其整體的商業模式(其財務價值)充其量也只是投機。然而還是有多位買家愿意支付大筆資金來買單。MySQL的價值是戰略性的,而不是財務上的。對于Oracles, IBMs, 和Microsofts這些公司來講,收購MySQL可以使它們盈利的數據庫業務免受一款具有昂貴收費解決方案80%的功能(并且在不斷增加)免費產品的沖擊。盡管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投資價值的例子,但結果證明這還不是MySQL重要的戰略價值。在當時Sun面臨著嚴重的麻煩,因為昂貴價格的硬件產品遭到了廉價的Linux服務器的強烈沖擊。Sun需要一個應對這個威脅的方法,并且時間緊迫。對于Sun而言,收購MySQL可以讓它在數據庫中建立起一些專屬于Sun的優勢,使得建立在Sun 和MySQL上的網站比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運行速度快10倍。所以對于Sun的生存而言,收購MySQL確實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這也是在6個月之后Oracle并購了Sun的主要原因)。
微軟收購GitHub是一條重大的新聞,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大多數成功的高科技創業公司重要價值的基本現實。也就是說,建立一個自我維持的企業只是例外,并不是你需要遵守的規則。選擇戰略價值,而不是財務價值才是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在這篇論文中重新定位了你的想法,你會發現理解硅谷這個瘋狂世界會變得很容易。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