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特別是過去這一周,常在我心頭繞的都是這日新月異的 App Store 大格局,今年更是經歷了價格策略和結構上不小的變動——全新的訂閱收費方式和搜索廣告,大量涌現的傳統應用,還有 iOS 10 下有關應用名稱的新規定以及 App Store 應用的發展。很難說這些變化會如何影響我的事業,不過正是時候來回顧一下這幾年的歷程,以及審視一下當初我選的那條路。
8 年前的 11 月 8 日,我開發的個應用在 App Store 上線了,如果那時候知道自己現在還在以應用開發為生,一定會驚掉下巴。
如今 App Store 生態圈早已是另一副模樣。相比擁有 200萬+ 應用的 App Store,8 年前我的作品上線時,才有 9 萬個。而且那時沒有廣告網絡,應用內購買或訂閱服務;應用只有免費和付費之分,且開發者主要依賴后者獲取利潤。
現在則反了過來——付費應用帶給我的收益只是冰山一角,近有滾滾利潤的幾乎都是免費應用。現在有些模式介于付費和免費之間,界限模糊,但不論如何我都努力保持開放心態,適應新情況。
說到我的獨立軟件開發事業,走勢如下圖:
2008 年我的個應用上線時,并沒有牢固的數據基礎。過去這 4 年半,收益的不同來源界限清晰——抑或來自用戶,亦或來自廣告。2012 年我的應用內廣告占收益 10%,如今則為 80%。這一增長主要因為付費軟件收入疲軟(來自應用內購買的收益則不變)。
過去幾年,這一增長勢頭很穩定,形成了一條平滑的上升曲線,我反而還擔心自己的數據分析力派不上用場了。我審視了很多遍,我的業績如下圖。數據專家常抱怨百分制的餅狀圖不科學,因為變化趨勢無從體現。所以我制作了如下收益不同來源在同一時期的走勢圖:
盡管期間數次付費應用上線引發了短期的收益大幅提升(比如說2014年10月的Emoji++和2016年5月的Activity++),總的趨勢跟上一幅圖大同小異。2013年后整體下滑;應用內購買的絕對收益雖出于一定原因削弱了,但在2014年左右非常穩定;廣告收益增幅稍慢,但上升平穩。
(今年廣告收益的大起大落是在蘋果公司宣布給予 AdMob 折扣之后,眾人紛紛放棄 iAd,投奔前者。圖中今年1月到5月收益有所下滑,因為就算收益率有所下降時也堅持用 iAd。)
下圖付費和廣告收益的對比則更為明顯:
這只是我作為開發者的一點體會,并不足以涵蓋 App Store 的發展全景。但其他開發者的體會也多多少少差不多。我的例子證明了從 App Store 獲取穩定牢固的收益完全可行,但前提是要與時俱進,洞察市場變化。
跟一眾朋友討論這些趨勢時,有人問了個挺深刻的問題:是你的態度變了呢,還是市場變了?回顧歷史,我們往往先看到愿意看的,而忽略了其他,即便一件事有因有果,也不想深究,一切只當順其自然。
這幾年讓我得出個結論:改變大的還是 App Store 的市場,而非我自己的態度。給應用添加廣告這件事曾讓我百般糾結,萬般抵觸,但終還是務實地順了“大流”,不再堅持“逆流而上”。
應用市場變了,我也慢慢接受了廣告的合理存在,而且還發現,當自己不再糾結于軟件“理所應當”如何如何進入市場時,事業才會蒸蒸日上。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