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10年后的今天,做為云計算體系架構中的SaaS模式和大數據,接替O2O站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浪尖,變成了各大互聯網公司和風投公司的必爭之地。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比如國外客戶關系管理系統Salesforce、項目管理系統Basecamp、客戶支持系統Get Satisfaction;國內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800客、全平臺客戶管理系統云軟IMCC、財務管理軟件金蝶等都通過這樣一種模式向全球用戶提供時時在線技術支持和平臺運營服務。
可以說,各大SaaS服務平臺提供商,都是同他們的客戶共同成長起來的。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都給全球各行各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提供過優質的SaaS平臺服務。在長年的合作服務過程中,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整個平臺的穩定及安全性,都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加強,為后期服務于更多的企業客戶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隨著與各大企業集團合作的不斷深入,SaaS服務平臺提供商所提供的平臺功能不斷的增加和完善,也使SaaS模式的服務技術更趨于標準化。可以說,SaaS模式的服務技術的標準化與之前大型企業集體在SaaS服務平臺上的定制化開發工作密不可分。
現在的SaaS平臺都具有以下幾大特點,足可證明大企業應用的SaaS服務平臺可以讓更多中小企業受益。
大型企業集體領先使用,中小企業享用科技成果
在IT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大型企業都希望通過以科技的方式驅動企業日常運營成本的降低。他們紛紛選擇更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無紙化辦公,使企業在日常運營當中所產生的費用大大降低。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一個杰出代表,之前招行信用卡客戶所有的消費提醒都是由短信通道完成的,從微信出來之后,招行將此服務轉移到了其微信服務號上完成。截止目前,招行信用卡中心公眾號日均發送消費提醒達到400萬次以上,每年可節省消費提醒短信費近千萬元。而這些費用的節省,恰恰是因為招行清楚的認識到微信在其用戶群體的重要性,所以選擇了與騰訊、云軟IMCC合作共同開發了其公眾號,通過其公眾號不僅為客戶提供的消費提醒業務,還提供了更加強大的面對各人用戶的包括在線客服、在線辦卡等服務,大大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度和企業內部的辦公效率。而這些功能可通過一定的簡單修改,服務于更多的中小企業,直接讓他們享用由大企業引領所帶來的成果。
平臺功能標準化,大小企業都可適用
目前市場的SaaS模式服務平臺,其實有很多平臺是經歷過企業內部的測試和使用后,才正式在市場上推廣,讓更多的企業使用。不難看出,這些企業對自身產品和企業用戶還是本著責任為本的態度在進行市場開拓。從國內的騰訊云、國外的Salesforce等平臺,無一例外都是在企業內部進行了千百次的試用之后才正式推向市場。而這樣做的好處,無疑是讓平臺運行更加穩定、平臺功能更加標準化。
一個企業能夠引領行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在于它的體量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品是負責且超前的。比如騰訊云,眾所周知騰訊目前是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之一,其所涉及的互聯網項目眾多。從之前的ToC服務,目前也涉及了包括數據庫、存儲與CDN、安全服務等ToB的項目,而我們可以看到,其目前所涉及的項目也正是其自身所需要的項目和所要面對的問題。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騰訊云在正式推向市場之前,經過了內部嚴格的測試和內部使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之后才正式推出。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因為其提供的技術和服務能夠滿足各行業內不同規模的企業的同時使用。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一個效果,是與其平臺功能的標準化區分不開的。不同行業的企業都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得到相同質量、類似功能的服務,包括58同城、泰康人壽、藝龍、云軟、滴滴打車等跨行業不同企業的公司都選擇與騰訊云達到長期合作關系。
數據加密正規化,信息安全不是問題
數據安全一直是每個企業踏入互聯網大門時候首先考慮的問題,企業內部數據安全、企業客戶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等都是每個企業在選擇外部服務平臺時要考慮的問題。其實,面對這些共性問題,各大軟件科技企業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軟硬件能力,以滿足客戶在信息安全上的需求。
國內兩家大的云服務提供商阿里云和騰訊云,紛紛針對這一問題為客戶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案,比如阿里云在數據層的加密服務,是對企業用戶訪問數據庫行為的記錄、分析和匯報,用來幫助用戶事后生成合規報告、事故追根溯源,同時加強內外部數據庫網絡行為記錄,提高數據資產安全。同時,騰訊云的DDos高防服務,也為企業提供了清晰直觀的防火墻流量數據以及設備安全數據,幫助企業全面了解服務器的安全狀況。
而國內SaaS服務平臺提供商的現狀來說,包括小能、云軟IMCC、智齒科技等眾多平臺,都分別選擇與阿里云、騰訊云達到戰略合作。在兩大云平臺上建立和部署自己的SaaS模式的服務體系,充分證明了各大SaaS服務平臺提供商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說明中小企業在選擇SaaS服務的時候,已經實現了平臺安全技術共享的階段,信息安全已經不在是幾年前互聯網剛入中國時候的狀態。
云計算、大數據趨勢化,各行各業需求顯著
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渠道的信息量呈現幾何級的增長。隨著云計算、大數據這兩個概念進入中國后,國內大小企業對這方面的需求顯著提升,企業對數據分析、客戶管理、潛在客戶挖掘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現實問題是,如果企業想做好這三點工作,就必須依托龐大安全的數據庫、穩定的操作平臺和符合自身需要的第三方軟件。SaaS模式的服務平臺就恰恰滿足了以上三點要求,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時時的在線服務,還能夠為企業的大數據精準分析提供完善的功能平臺。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將企業內部工作轉移到第三方協同辦公及營銷的第三方SaaS服務平臺上。例如,利用金蝶、用友等財務管理軟件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企業與外部上下游財務管理等;利用類似于小能、智齒、云軟IMCC全平臺客戶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日常客服人員的內部管理,又可以實現外部客戶的全網服務及潛在客戶分析挖掘和現有客戶二次營銷。這樣即可以通過科技的驅動降低企業日常運營及管理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又可以通過第三方SaaS模式的服務平臺進行針對自己企業日常經營的大數據分析。
SaaS服務平臺在中國雖剛起步,但很多大型企業和集團已經紛紛采用。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中國的高速發展,更多標準化的SaaS服務平臺會逐一登臺。在“互聯網+”這一概念上升到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各行業在經濟轉型的路上,對SaaS服務平臺的需求更加突顯。大企業應用的SaaS服務平臺一定可以讓更多中小企業受益,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在“互聯網+”這一概念的引領下,走好企業自身的轉型之路。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