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創新扶貧模式 賦能持續發展——視聽+精準扶貧論壇”上,快手副總裁王強透露,快手日活躍用戶(DAU)已超過2億。
“快手視頻內容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遍布全球各地。作為線下真實生活在網絡上的全息投射,快手平臺匯聚了完整的中國社會生活圖景。”王強表示,快手一直堅持為普通人賦能的普惠價值觀,讓平臺具備了公益、扶貧等方面的內生驅動力。
王強還透露,2018年超過1600萬人在快手平臺獲得收入,其中340多萬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區,貧困縣區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快手活躍用戶。
王強表示,正是意識到平臺在公益、扶貧等方面的內生驅動力,快手嘗試系統性地開展扶貧項目,從教育扶貧、電商扶貧和生態扶貧等方向探索“短視頻、直播+扶貧”的新模式。
據了解,2018年,快手宣布啟動幸福鄉村“5億流量”計劃,投入價值5億元的流量資源,專門助力國家級貧困縣優質特產推廣和銷售;推出電商扶貧“福苗計劃”,快手與各貧困地區政府合作,甄選地域性扶貧山貨,通過“福苗計劃”以直播帶貨形式促進銷售。
與此同時,2018年,快手還發布了“幸福鄉村戰略”,旨在通過快手的技術、產品,挖掘和連接中國鄉村的人與山貨。三年內,快手計劃在全國發掘至少 100位有能力的鄉村快手用戶,通過為他們提供商業和管理教育、產業資源和品牌資源等,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為中國鄉村振興與社會全面發展而努力。
據悉,該項目啟動至今,已發展成為中國首個鄉村創業者成長孵化器和鄉村產業加速器,覆蓋全國10個省的21個縣市區,培育出25家鄉村企業和合作社,共發掘和培養43位鄉村創業者,提供超過120個在地就業崗位,累計帶動超過1000戶貧困戶增收。帶頭人在地產業全年總產值超過1500萬元,影響覆蓋數百萬人,還形成了貴州黎平縣蓋寶村“快手村”模式。
此外,為進一步發掘各地文旅、物產資源,進行精準扶貧與技術賦能,快手還啟動#打開快手,發現美麗中國#地區賦能項目,并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湖南張家界、湖北天門、云南永勝等多地達成了區域扶貧合作。
王強表示,“基于強大技術和普惠理念帶來的精準連接屬性,快手未來將繼續借助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平臺優勢,從各個角度入手,持續助力脫貧攻堅。”
以下為演講內容實錄(有節選):
大家好,我是王強。很榮幸能夠參加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并有機會和大家交流。
快手是一個記錄和分享普通人生活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創立于 2011年,在過去8年時間里,已經穩步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生活分享社區,目前日活躍用戶超過2億。快手的視頻內容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遍布全球各地。作為線下真實生活在網絡上的全息投射,快手平臺匯聚了完整的中國社會生活圖景,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每三秒銷售一件山貨 短視頻+直播成扶貧新路徑
快手是一家具有扶貧內生驅動力的平臺。2018年,在中國,超過1600萬人在快手平臺獲得收入,其中,340多萬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區,貧困縣區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快手活躍用戶。
8年來,快手一直堅持為普通人賦能的普惠價值觀,對鄉村地區給予公允的注意力資源分配,使得中國廣袤的鄉村地區第一次能夠真正被看見,和外界產生積極連接,并帶來非常多的可能性。
快手擁有這樣的內在優勢,我們理應做得更多。為了更好幫助這些老鐵,快手嘗試系統性地開展扶貧項目,從教育扶貧、電商扶貧和生態扶貧等方向探索“短視頻、直播+扶貧”的新模式。
2018年,快手宣布啟動幸福鄉村“5億流量”計劃,投入價值5億元的流量資源,專門助力國家級貧困縣優質特產推廣和銷售。
借助電商扶貧“福苗計劃”,快手與各貧困地區政府合作,甄選地域性扶貧山貨,通過“福苗計劃”以直播帶貨形式促進銷售。
今年4月,快手舉辦了第一屆福苗計劃春季專場,在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的指導下,聯合各地20多家地方扶貧辦甄選地域性山貨,邀請97位快手大V直播帶貨。活動三日內,在快手每三秒就有一件扶貧山貨實現銷售,快手扶貧線上市集的瀏覽量超過1.54億次。
我們發現,通過短視頻+直播,一條精準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徑業已成型。
從線上到線下 快手新型KOL成“全村的希望”
2018年,快手發布“幸福鄉村戰略”,旨在通過快手的技術、產品,挖掘和連接中國鄉村的人與山貨。
三年內,快手計劃在全國發掘至少 100位有能力的鄉村快手用戶,通過為他們提供商業和管理教育、產業資源和品牌資源等,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為中國鄉村振興與社會全面發展而努力。
啟動至今,項目已發展成為中國首個鄉村創業者成長孵化器和鄉村產業加速器,覆蓋全國10個省的21個縣市區,培育出25家鄉村企業和合作社,共發掘和培養43位鄉村創業者,提供超過120個在地就業崗位,累計帶動超過1000戶貧困戶增收。帶頭人在地產業全年總產值超過1500萬元,影響覆蓋數百萬人,還形成了貴州黎平縣蓋寶村“快手村”模式。
接下來我分享幾個案例幫助大家更直觀理解鄉村最普通的人,通過快手發布了什么樣的短視頻,激發了多少能量,為所在鄉村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鄉野麗江嬌子”,真名王嬌,她和丈夫高玉樓一起入選第二批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王嬌夫妻倆是大學同學,畢業后一起在大城市做設計工作,但二人卻一直掛念著家鄉云南麗江華坪縣。2017年,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返鄉創業,種植了超過2000棵芒果樹。
2018年,王嬌和丈夫開始通過快手記錄和分享家鄉特產和美食,很快就吸引了大量關注。如今,他們一個月銷售農特產品3萬多元,其中通過快手售賣的農特產占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帶動了村里數十戶村民增收。
這是“迷藏卓瑪”,一個擁有180多萬粉絲的快手網紅,是“老鐵”們口中的“松茸西施”。她利用快手,一個月幫助整個村賣了30多萬元的蟲草,成為快手幸福鄉村計劃的帶頭人之一。
迷藏卓瑪
卓瑪夫婦在快手上銷售特產的成績被媒體多次報道,當地縣政府很重視,夫婦二人應邀到縣里和鄰縣給領導上課,成為亞丁稻城縣2018年電商扶貧先進個人。另外,在縣發改委的支持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收集、標準化生產冬蟲夏草,帶動當地村民一起致富。
我們發現,鄉村通過快手和外界連接起來,風土人情在快手被億萬網友看見后,產生了非常多的可能性,甚至在不經意間開啟了個人和整個鄉村成長的契機。
發掘文旅、物產資源 快手與多地達成區域扶貧合作
此外,為進一步發掘各地文旅、物產資源,進行精準扶貧與技術賦能,快手啟動#打開快手,發現美麗中國#地區賦能項目,并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湖南張家界、湖北天門、云南永勝等多地達成了區域扶貧合作。
2018年,張家界和快手達成旅游+扶貧模式的戰略合作。我們發現,張家界有上千名當地旅游從業者自發入駐快手,他們通過快手記錄和展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不僅增加了個體收入,還進一步帶動了張家界全域旅游的發展。
周天送是土生土長的張家界人,目前從事導游行業,在快手有165萬粉絲。他表示,快手成為他交朋友和業績提升的工具,通過快手,他的游客數量比之前增加了大概50%,收入原來只有幾千元,現在每月增加了一萬元,原來家里生活困難,現在徹底解決了。
類似周天送的例子還有不少。我們觀察到這一獨特現象后,快手通過為張家界定制短視頻宣傳計劃、啟動旅游行業“子母號”聯動管理平臺、實施旅游扶貧計劃,助力張家界旅游經濟、旅游扶貧再上新臺階。
鄉村振興,任重道遠。作為深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快手基于自身強大技術和普惠理念帶來的精準連接屬性,將繼續借助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平臺優勢,從各個角度入手,持續助力脫貧攻堅。讓移動互聯網為精準扶貧插上翅膀。
謝謝大家!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