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語言中字符串比較有兩種方式:== 和equals()。
“==”比較的是針對兩個String類型變量的引用,當兩個String類型的變量指向同一個String對象(即同一個內存堆),則返回true。而equals()方法是對String對象封裝的字符串內容進行比較,相同返回true。
在用equals方法與其他值做比較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拋出空指針異常。寫一個小程序來舉例說明:
public class StringEqual {
public static void equal1(String i, String j) {
try {
if(i.equals(j)) {
System.out.println("equal1相等");
}
} catch (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equal1 異常:");
ex.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equal1結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equal2(String i, String j) {
try {
if(j.equals(i)) {
System.out.println("equal2相等");
}
} catch (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equal2異常:");
ex.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equal2結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qual1(null,"abc");
equal2(null,"abc");
}
}
運行程序可看到第一個方法拋出了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異常,而第二個方法沒有。這是為什么呢?
看下equals方法的源碼就清楚了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這里用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來判斷傳入的對象是否是String類型,如果不是直接返回false。
因此在使用equals方法上,如果一個數值可能為空的對象實例,調用equals方法時,一定要遵循 “常量”.equals(變量) 或者 后輸入的.equals(之前的)。這樣就可以盡量避免空指針錯誤。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