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在美國硅谷占據要職,其中比較的有谷歌 CEO 桑德.皮查伊,微軟 CEO 薩蒂亞.納德拉,Adobe CEO 山塔努.納拉延。
反觀硅谷的華裔,雖然在數量上與印度裔相近,卻不像印度人那樣大量占據企業的中高層。
你可以說因為印度人英語比較好,雖然他們說英語普遍有口音(想想《生活大爆炸》里的可愛的拉杰什),但是老美聽得懂就好,就好比老外雖然說中文普遍不標準,但我們照樣能聽懂一樣。
英語在印度算是「第二國語」,從小印度人受的教育也是比較偏向西方思維方式。
但是,印度人身上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對我們程序員升職加薪很有幫助。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也許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從小教導我們要「謙虛」,不要強出頭,因為「槍打出頭鳥」,因此中國人一般比較「才不外露」,比較害羞、內斂。
印度人的思維和老美就比較接近,敢沖敢秀,懂得展示自己的。
在公司里,中國人如果一個項目的完成質量是 90%,他可能會說只做好了 60%;印度人如果完成質量是 60%,他可能會說 90%。
印度人會做很好的幻燈片或視頻,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包裝」得好。
當然了,印度人的編程水平普遍也是過硬的,這跟他們注重 IT 教育有關。印度的班加羅爾也是有「印度硅谷」之稱。
但是老外,特別是美國的文化,還是比較欣賞會展示自己,自信積極的人。
特別是企業里的老總,你不展示自己,他怎么知道你會什么呢?他對你們團隊的項目本來就一知半解,你不把展示的幻燈片做好一些,產品包裝弄得高大上一些,老總怎么知道你們做得好不好。
當然,我當然不鼓勵大家華而不實,一定得在有實力有內容的基礎上包裝自己和產品。
就拿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
我現在所在項目組的組長是個阿爾及利亞人(是阿拉伯人),技術不錯,人緣也很好,但感覺不是很會在高層面前包裝展示自己。
相反,之前我們組有一個組員,也是阿拉伯人,哪個國家的我忘了,反正他以前去美國工作過一段時間。
這個組員雖然編程水平一般,寫的代碼質量也不高,但是他很會發現新鮮事物,很會做幻燈片和技術文檔,很會制產品設計,很會講。
之前這個組員當然是在我們組長的職位之下的嘛,但后來公司又創建了一個新項目,和我們組的項目有一些關聯,都是加密通訊的,算是平行的一個項目。
這個組員平時和幾個上層老總關系比較好,經常一起吃午飯什么的,會跟他們聊很多關于公司和產品的事。
高層們當然覺得這個組員不錯,對技術比較了解,又會向客戶展示產品,設計也可以,就提拔了這個組員成為新組的產品經理。瞬間他從被別人管理的組員成為了和組長一樣級別的管理人員。
現在他們那個組發展也還不錯,公司官網上也有了他們產品的欄目,跟我們組產品并排展示。
而我們的組長,這么多年過去了也還是我們的組長,沒有爬到更高層。
其實從積極把握機遇這方面來說,我比這位前組員差很多。我在公司也兩年了,但是職位一直沒怎么變,還是一個組員,除了薪資增加了。
這當然和我的法語沒有他們阿拉伯人好有關(他們這幾個國家比如阿爾及利亞,法語算是母語了)。
這個組員卻已經跳脫出我們組,成為了新組的產品經理。工資當然也提高了很多。我覺得是需要向他學習的。
你如果去了硅谷上班,就知道印度人有多照顧自己人了,基本呈現「報團取暖」的架勢。
他們有「印度企業家協會」(TIE),該協會有 1 萬多人,宗旨是「建立印度幫的人脈網絡」,會給新來的印度人提供一些培訓機會。
中國人在硅谷也有自己的組織,相比之下力量卻比較分散。
當然了,你要說印度人為什么這么厲害,在硅谷爬上了高位,而中國人在硅谷卻沒多少人任職高層呢?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
中國國內現在發展挺好的,創業也很多,整個 IT 環境還是比較欣欣向榮的。
印度國內經濟形式和基礎設施不能跟我們中國比,所以他們要回到印度創業什么的會比在硅谷劣勢很多。因此,印度人就迫切希望拿到美國綠卡,留下來當美國人。
中國人就不一樣,沒有像印度人那樣迫切地想成為美國人,大不了就回國唄。百度的李彥宏不就回國創業了么。
這篇文章想要告訴大家: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