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想2015年戰略極為清晰:保護PC,實現35億美金的目標;進攻企業級(云計算)、移動互聯,明確業務模式,確保聯想市場領導地位。
是的。云計算,包含在聯想對企業級的規劃中。
3月25日,2015聯想R模式合作伙伴大會在廣州召開。恰逢聯 想業務集團及大區部署大調整公布的第二天。聯想對500多家核心合作伙伴正式公布了2015-16年中國區戰略與業務規劃,以及收購IBM System X之后的組織架構。而在隨后的專訪中,更加透徹地了解了聯想企業級(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和研發布局。
“一年后還是,才是成功”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童夫堯總結2014年業績重點提到了三大部分:
PC:在中國市場整體下滑的時候,仍然逆勢增長。市場份額到36.5%,同比增長1.4% 。
PC+: 包含平板電腦、智能電視表現出色,工作站銷量同比增長50.1%,市場份額第三季度躍居,達到38.2%。
企業級市場:服務器收入同比增長36%(注:不完全統計,Systemx 2014年做到了750M,聯想服務器是500+M,總計13億美金的規模);存儲(注:和EMC合作):聯想存儲53M,同比增長45%。
除此以外,聯想還對媒體公布了一組數字:
在并購IBM System X之后的90天內,聯想全球企業級業務集團已經實現了稅前盈利,正在朝向一年內達到50億美元營業額方向前進。而中國區,已經率先完成了全部整合工作。
聯想四路高端服務器市場出貨超過1.18萬臺,市場份額超過25%,領先第二名多達7個百分點,《2014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聯想以32套高居榜首。
“這些數字代表的是2014年。市場是打出來的,而不是整合出來的。如果一年后聯想繼續保持市場,才是真正的成功。”這句話意有所指。今年3月,IDC和Gartner兩家調研公司給出的截然不同的2014Q4中國服務器銷售數據曾引得業內討論紛紛。鑒于并購IBM服務器等業務,數據統計和波動量化難度大,業內無法形成統一認識。但對聯想和童夫堯而言,接下來的一年至關重要。
“保護PC,進攻企業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
調研數據顯示,PC和PC+,2015年只有個位數增長。而2015年整個服務器市場規模會在210萬臺,60億美金以上。預計12.6%增長,甚至可能達到15%。聯想未來高速發展的引擎只能,也必須轉到企業業務上。面對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聯想2015年戰略極為清晰:保護PC,實現35億美金的目標;進攻企業級(云計算)、移動互聯,明確業務模式,確保聯想市場領導地位。前者本就是聯想優勢領域,后者則決定了未來聯想能否實現業務轉型。
聯想2015保護和進攻策略。云計算雖然包含在企業級中,但為了突出云計算的地位,童夫堯是將其并列顯示的。
2015-16年,聯想中國區的總戰略是:
聚焦客戶體驗,推動互聯網和傳統業務模式的融合及創新;
完成企業級業務整合,實現服務器和存儲業務突破性成長;
精耕細作PC業務,確保業務在各細分市場的健康成長和領導地位;
完善渠道生態系統,共同打造健康良性的大聯想體系;
開源節流并舉,提高組織運營效率和團隊競爭力。
而對企業級(云計算)的進攻手段是:
深度整合System x和大客戶團隊,發揮聚合優勢。
精細化運營傳統企業級客戶,政府、教育、金融、電信、能源五大行業穩居,要份額也要利潤。
強化技術研發,全面進攻IPDC,BAT和Tier2,實現兩翼齊飛。
發揮渠道優勢,精耕細作4-6級市場和SMB。
加速聯想“騰云”計劃的落地。
這其中,童夫堯將“IPDC,BAT和Tier2”形容為“又恨又愛的市場”,潛臺詞是犧牲利潤,保證份額。這也意味著,聯想在這個市場將與HP、DELL、浪潮和華為等正面競爭。有意思的是,CSDN云計算已和聯想確認,云計算,是包含在聯想對企業級中的。但在闡述攻擊策略時,童夫堯所講述的PPT中是并行顯示的。(具體原因見下文)
“組織架構,兩翼齊飛”
IBM System X和聯想Think Server的整合格外引人注目。因為二者不僅是產品、技術、市場甚至組織架構和渠道布局都等方面的整合,更關鍵的是如何迅速且大化發揮出整合的效果。聯想集團高級總監、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營銷總經理劉征將其形容為:“2015年是開篇之年,也是決勝之年。企業級業務成敗的關鍵一年。”
沒錯。為了保證更好驅動聯想PC和企業級(云計算)、移動互聯的三駕馬車的戰略發展,大化釋放整合優勢,找到市場發展空間,聯想自上而下的組織架構都在調整。在企業級市場,童夫堯之下是兩組人馬:聯想集團中國區大客戶部銷售總經理(原IBM SystemX業務總經理)葉明和劉征。前者統管包含SystemX、ThinkServer和9大行業的直接銷售業務;后者負責產品、區域和渠道團隊。
這意味著聯想區域將有兩個銷售團隊:企業級大客戶團隊,聚焦在3500家企業級Name大客戶(采購能力大,影響大),銷售企業級產品和方案;大客戶團隊:55000家企業級非Name客戶+桌面級全體客戶,銷售全產品線。
如此布局更多折射出聯想希望能夠實現在PC,PC+(移動互聯)和企業級(云計算)之間的資源打通與融合,真正滿足企業對于PC、移動和服務器等融合的一站式服務的需求。
“騰云計劃,混合云布局”
三年前,所有國產品牌服務器市場份額只占31%,但今天已經到了59%。信息安全的倡導和對自主可控的支持,使得政府和企業采購行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國家電網的調度系統100%國產服務器;大型銀行和運營商國產品牌在逐步增加。而“互聯網+”戰略的陸續展開,更將使企業級市場空間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聯想企業級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是云計算。“IaaS是聯想的發力點,PaaS和SaaS則聯合合作伙伴來實現。”劉征對CSDN云計算表示。
聯想新產品組合中,除了服務器和存儲之外,還有網絡?
劉征:BNT網絡產品初是IBM為了融合架構而并購的,主要是在用以和服務器相配實現計算節點的數據交換。而后逐步擴展到以太網產品線。但相對而言,仍比較單薄,缺乏路由、網關,也缺乏絕對高端產品,如核心交換機等。未來,我們在網絡方面也有布局,原IBM無錫技術團隊和聯想技術團隊都在進行完整方案和軟件交付的開發了,還需要一些時間。今年下半年推出新品的時候,也會正式掛上聯想的LOGO。而網絡的完善,使聯想在數據中心層面技術架構更加完整。
System X和Think Server在IPDC和互聯網市場產品如何融合?具體會有什么打法?
劉征:兩路機架的產品上,確實有所重疊。但更多是補充。比如飛虎高密度服務器和聯想IPDC高密度產品的技術方向并不相同。前者是強調更高性能,而后者是強調更多空間密度,適合IPDC對面積和功耗要求較高的大范圍部署。現在后端研發、采購和供應鏈已經實現融合,團隊整合和統一管理也已實現,相信未來1-2代之后,產品肯定是融合的。甚至在云計算領域中,會出現新的產品或產品品牌。而互聯網是中國企業級市場飛速發展的細分市場,供應商都會密切關注并參與進來。我們的進攻方案,是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打造定制化產品,聯想有專門的IPDC部門專注研發,而且我們離臺灣更近,可以很好利用ODM廠商的能力,迅速量產更加符合本土化需求的定制產品;第二是在兩極市場發力,BAT幾乎占據了互聯網70%甚至80%的份額,而且增速還在加快。而System X和ThinkSever加在一起,我們擁有大份額(騰訊,百度,阿里沒有建樹)所以2015重要目標是和阿里討論合作關系。而在Tier2,繼續采用互聯網業務運營模式,在產品和市場方面更有創新(暫時保密),會和之前有很大不同。聯想和互聯網的合作,聯想會通過全球業務,全球采購,全球研發,支撐互聯網定制等優勢,將聯想在架構層面的技術能力,以及海外經驗和運營能力釋放出來,幫助互聯網海外發展。比如騰訊香港數據中心是聯想幫助運維的,百度東南亞數據中心也是聯想負責。
“騰云計劃”中的50個數據中心,以及人才和生態規劃,進展狀況如何?
劉征:產品方面,騰訊計劃發布了聯想首個自主研發的云平臺管理解決方案ThinkCloud。現在,聯想的云管理平臺和分布式文件系統平臺,已經產品化,并推向市場,可以為客戶提供軟硬件支持,并在金融和廣電行業中測試。真正落地還需要時間。
數據中心方面,2014年聯想做了很多項目,比如貴陽市政府云計算中心項目等。除此之外,聯想還在和微軟合作共建數據中心。其首先是為聯想內部的IT部門使用,而后,也許會間接提供給一些希望使用混合云服務的公司來使用。
研發方面,隨著并購System x,原IBM中國研發系統,比如上海超過400名的軟件工程師(負責安全及管理軟件)也加入了聯想。隨著技術實力的增強,未來在聯想云戰略上,將共同開發基于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下個季度就會有新產品出來。而且在組織中,會有專門的云銷售部門,從產品測試、推出到市場競爭,更加系統。
IaaS市場已經鎖定,PaaS和SaaS市場成為風口。聯想會如何布局研發重點?
劉征:確實,在互聯網創業之后,新進在PaaS和SaaS層面的創新也在逐步形成風潮,比如CRM和其他企業級類的云服務。聯想進入云,一定是從IaaS做起的,要結合既有優勢來開展業務,所以研發重點也是IaaS層基礎設計的管理和運維,比如我們做的分布式文件系統。未來,著這些方面,還將繼續深入來做。而PaaS和SaaS對聯想而言,是聯合合作伙伴來做。今天的渠道大會,特別邀請了20家ISV,是頂級的方案供應商,比如恒生、東軟、中軟,都希望和聯想深入合作。對聯想而言,細分和垂直市場在中國太多了,合作伙伴足以覆蓋,我們追求的是橫向復制能力。所以聯想未來會和具備橫向擴展SaaS或PaaS的伙伴共同來做研發,比如SAP。
聯想現有規劃中,更加突出行業應用的嵌入。研發中,如何看待看待開源技術?
劉征:是的,其實我們兩條線都在走。 初聯想更多銷售成熟性商務方案,但在一段時間之后,確實看到客戶有很多基于開源技術的需求。未來我們在云管理平臺上,會更加增加對開源技術的支持,而本身聯想的研發,也會基于開源框架來做。對另外一些不適合開源技術的企業,推薦成熟方案。
是的。云計算,包含在聯想對企業級的規劃中,且是重要的一環。但聯想的云計算,更多還是混合云,是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云計算。
注:聯想有一套獨具特色的雙模式商業模型:R模式(聯想的關系型客戶模式)和T模式(交易型客戶模式)。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