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助手的今天或許過多的趨于同質化,它們還太年輕,它們更偏向自然語言、更依賴上下文、內容更大眾化,它們的自主更限于個人,智能助手需要突破這些局限,而underserved Landscape會成為智能助手進化的沃土。
智能助手曾作為iPhone上一個孤立的應用已經不斷演變。智能助手構成一個全新的網絡活動,不再局限于個人計算設備。助手正被嵌入到云計算和IOT感興趣的對象中。
現在的助手相比它“單片電路”的祖先而言顯得更靈活和輕便。對于那些不通自然語言的人來說仍可以直接與助理溝通。隱式通信占主導地位,助手通過龐大的信息生態系統向人們反饋微妙的上下文互動。
今天智能助手的命運:趨于同質化
像Siri、Google Now和Cortana這樣的智能助手還太年輕,很難想象它們將如何改變,更難想象它們的命運是否會終結。但是如果歷史是一個指南,它們將不可避免的為全新的產品形式指明道路。
當權威人士和分析師討論智能助手的未來時,他們通常會從今天的助手中推斷概念模型。下一個版本總是更好的、更聰明的、直到終版本,不過它仍然是同一物種。
但是基于Siri并沒成為什么時,關于智能助手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
在Bianca Bosker的《Siri起源的故事》中詳細的講解到,當Apple收購Siri時,產品能力的作用域實際上縮小了。
編者注:關于Siri的故事點此進入
與其說智能助手技術支持什么,倒不如說是哪些產品在驅使著人們選擇。未來總有驚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哪些產品價值被接受和哪些被忽視來預測智能助手軌跡的變化。
進化路徑
接口和分布
可以看出目前智能助手明顯對接終端用戶的方面是接口(人們與助手交互)以及接口的分布模式(人們體驗助手的地方)。
今天的助手絕大多數集中在自然語言接口(界面)。它們“說”我們的話,并且像跟人一樣溝通的體驗已經定義了這個產品的類別。
這種自然語言接口更偏向于個人計算設備,智能助手體現在任何能夠接收和合成聲音的設備上,如智能手機、電腦、可穿戴和汽車等。
圖中顯示, underserved Landscape在涉及通信方面是不基于自然語言的。例如,我們需要了解和意圖知道的東西有太多是基于上下文的,類似于我們基于關聯人物形式的推論能力(如,人們組織信息或表達自己喜惡的方式)。自然語言只是通信這座大冰山的一角。
這些通信的替代形式不僅支持個人,也支持團隊。雖然當一屋子人在同一時候說話時,助手很難理解,不過助手更容易理解他們的協作通信,比如他們的文檔、點擊路徑和共享行為。因此,選擇分布智能助手,使用隱式通信不但不會限制個人計算設備,還能利用整個網絡。
舉個簡單的例子,考慮一下在瀏覽網站時,你怎樣激發你的興趣?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站內某個特定的頁面,跟隨你的興趣在頁面之間“航行”,或許你會分享一些站內的信息給你的朋友。這種行為體現在每一個網站的訪問者身上。融入到網站的智能助手可以對這些交互作出響應,以幫助正確的信息展示到訪問者的眼前。
知識和任務
智能助手需要領域知識來執行它們的任務。例如,你的助手為你提供關于導航的建議,那么它需要有關地理區域的知識(General Knowledge 常識)以及如何導航的知識(specific knowledge 特定知識)。
任務和知識是緊密耦合的,當你增加一些特定的或個性化的任務時,智能助手需要更具體的底層知識來支撐。
在以上這個圖表中,目前現有的智能助手“不加掩飾的”成為一個“通才”角色,它們針對的是廣大群眾。像瑣事愛好者一樣,它們擁有這是世界上的廣泛的知識,足以滿足大量人的相關需求。然而又有誰會把它們當作專家呢?它們的任務一般很簡單,如檢索信息、提供導航援助以及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等。
underserved Landscape把重點放在更特定的領域知識,包括專家和我們個人的主觀知識范圍。智能助手想要成為專家就必須專攻小范圍的事物。它們沒有能力知道一切、也沒有能力做一切。術業有專攻,智能助手需要有“專才”。
特定任務的領域和underserved Landscape類似,每一個網站、服務、程序、包括物聯網,都是任務集合的具體化,也許它們的背后有智能助手的支持,在這種環境下,它們應該更傾向于特定知識的獲取。
組織和自主
就目前而言,智能助手多嵌入個人計算設備中,針對的是一對一的交互。由于這些助理是代理個人的(也僅限個人),那么它們的自主能力必然是有限的。雖然你可能習慣你的行政助理為你起草消息,但當你的智能手機也做同樣的事情時,或許你會感到不舒服。
而underserved Landscape則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助理變得更小、更專業時。它們可以成為特定對象的代理,如地方、網站、應用和服務。在這些領域,它們可以有更廣的自主權。或許你不愿意機器代表你,然而當它只代表你的網站時,你可能會感到更舒服。
增加自主權可以移除多對多交互的障礙,這些小而專業的助手可以作為一個“團隊”有序的裝入到網站中,就像很多文件組成一個網站那樣,以一種更加自由的方式與其他助手和訪問它們領域的人交互。
智能助手的未來何時降臨?
以上三個圖例更多的是強調了underserved Landscape會成為智能助手進化的沃土。然而它沒法指出這個未來究何時會到來。和生物進化一樣,產品的進化需要時間和資源。或許會有這么一天,我們會在各個領域看到智能助手的身影,不再僅限于個人計算設備,它們中有“通才”,也有“專才”。你期待這樣一天的到來嗎?
原文來自:Medium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