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31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0月31日從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天津分中心獲悉,通過自主監測和樣本交換形式,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近日共發現202個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惡意程序變種,感染用戶3822個。該類病毒通過短信進行傳播會私自竊取用戶短信和通訊錄,對用戶信息安全造成嚴重安全威脅。
惡意程序目前已攻擊影響了天津、湖北、江蘇、陜西、新疆、四川、河北等地用戶的手機。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天津分中心安全專家介紹說,被曝光的200余個惡意程序的惡意行為包括,運行后隱藏安裝圖標,同時誘騙用戶點擊激活設備管理器功能,導致用戶無法正常卸載;私自向黑客指定的手機號發送提示短信,“軟件安裝完畢\n識別碼:IMEI號碼,型號,手機系統版本”和“激活成功”;私自將用戶手機里已存在的所有短信和通訊錄上傳至指定的郵箱;私自接收指定手機號碼發來短信控制指令,執行控制指令內容;私自將用戶接收到新的短信轉發至指定的手機號,同時在用戶的收件箱中刪除該短信。
記者了解到,這批惡意程序主要潛藏在含有違章查詢、通知單、成績單、相冊、照片等內容的短信中,用戶一旦點擊鏈接,即有可能被感染。
安全專家提醒說,鑒于此類惡意程序多潛藏在短信中,手機用戶需提高對陌生短信的警惕,不要輕易點擊,并通過其他渠道核實消息的真實性。同時,還可利用各類安全軟件對詐騙短信、惡意程序進行有效攔截。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