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看了我不是藥神,我們就是永遠的朋友”“為山爭哥哥打call!”“我心中今年華語電影的top1!”...
諸如此類的評論最近在網絡上大熱,從這部叫做《我不是藥神》的電影開始點映,到昨天提檔上映,它的票房表現可以用“炸裂”來形容,畢竟上映首日票房超3億,豆瓣開分9.0分,是華語電影史上第九部豆瓣9分電影,然而對于這部電影來說,這才是個開始。
阿里影業,這是命好“押對寶”了?
“我不是藥神”的熱映不僅讓影迷們非常開心,也讓聯合出品和發行方的之一阿里影業“大賺一筆”。
在7月5日當天,已經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影業股價出現大幅拉升,現報0.95港元,升11.76%,成交5455萬股。
有人說阿里是“命好”,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再到“唐人街探案2”,阿里似乎每一次都能押中寶,但這其實跟它的營銷方式和挑選內容的標準是分不開的。
像在這次“我不是藥神”點映期間,阿里影業就開發了燈塔試映服務和熱度大數據檢測服務,這也是它根據之前的經驗首次在這次“藥神”點映上嘗試的,不過電影的火爆還是跟影片內容有極大的關系,畢竟觀眾的口碑才是電影票房的保證,所以阿里影業一直在挑選內容方面都有自己的標準,比如走“新基礎設施+優質內容“雙輪驅動的路子。
看似阿里有很多“押寶”成功的案例,但是這不代表它沒有失敗過。
還記得之前被群嘲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個IP么,雖然說IP很火,但是因為各種輿論壓力,該電影的票房不僅遠遠低于預期,口碑也很差。
如果說“三生三世”好歹還算“黑紅”過一陣兒,那阿里影業啟動的首部電影“擺渡人”可以說是完全被“拍死”在沙灘上了。其實這個片子也算是當時的大IP,畢竟卡司都是名演員,而且還是阿里巴巴進入文化影視娛樂領域之后第一部擁有全面主控權的電影產品,投資等各方面也做的很好,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票房只有4億多不說,居然還被評為了“年度爛片”。
看來,爆款電影“押寶”還真是“下注需謹慎”啊。
互聯網影業仍是一個“賭徒”
其實互聯網影業“押爆款”的可不止阿里一家,比如之前陷入票房造假的“后來的我們”,其實本身這個影片是自帶話題度和IP屬性的,票房數據也很好看,當然,如果沒有后續的事情的話。
主演:徐崢 / 周一圍 / 王傳君
其實回顧整個刷票事件,就不得不提貓眼平臺了,據了解,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后來的我們”唯一的發行方,也是該片的售票方之一,發行方參與售票這點本身就很微妙,再加上還真的出了虛假票房的事情,很多網友就開始懷疑,這是不是為了“制造”爆款而搞出來的事情。
其實押寶爆款肯定是行業普遍公認最賺錢的方式,尤其是影業,如果一部爆款IP火了,比如“我不是藥神”的爆火對阿里在行業內的形象和地位的確立肯定是有助益的。
所以不止阿里,騰訊也專門成立了企鵝影業,投資了例如“捉妖記”“無問西東”等影片,而且騰訊還提出了要開發熱門的原創IP,形成自己完整的產業鏈。
所以說,互聯網影業本質上還是一個“賭徒”,只有押對了,才能成功。而且要想押對也很難,因為不是所有的熱門IP都會火,而且就算用一些其他手段制造爆款,大眾也不一定會接受,反而會“死”的很慘。
不過正因為這樣,真正優質的內容反而更容易出頭,因為只有內容優質再加上各方得當的營銷手段,押寶才會贏。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