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又來重慶了,這次來渝是參加智博會,他將在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今年馬云第二次來重慶。第一次是今年1月,當時阿里巴巴中西部區域總部落戶兩江新區。
據悉,在今日開幕的智博會上,科技巨擘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將帶來智能家居、IoT生態、刷臉支付等眾多“黑科技”。
到智博會去
體驗一系列“黑科技”
如今手機支付已經大為普及,但如果忘了帶手機又忘記帶錢包,該怎么辦呢?別怕,以后帶張臉出門就可以搞定這一切了。昨日,重慶商報記者在智博會螞蟻金服展臺看到,數臺掃臉付智能售賣機已經準備完畢,它們將向觀展市民提供多種飲料和紀念品。螞蟻金服工作人員介紹,該智能售賣機是基于螞蟻金服金融級安全技術為底層,通過人臉識別及多因子安全保障技術為支撐的智能終端設備。該智能售賣機通過生物識別技術,可以采取刷臉支付,讓人們徹底擺脫手機和錢包的束縛。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這些掃臉付智能售賣機可應用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如小區、寫字樓、商場、超市、便利店等場景,刷一下臉就能付錢。
除了刷臉支付,人臉識別技術在“互聯網+政務”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智博會期間,重慶也開始試點公安部“網證”應用。市民可以在支付寶APP的卡包里下載公安部“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通過人臉識別等高新技術,在重慶主城的部分酒店和江北區的部分加油站等場景里,作為忘帶實體身份證的替補使用。據介紹,從全國范圍來看,加上重慶已有20個城市試點“網證”,正在往更多場景鋪開。而酒店入住、政務大廳辦事、治安巡邏等,是現在主要的試點場景。對于用戶來說,今后再也不用擔心丟失或忘帶身份證了。
菜鳥IoT戰略集群產品
將升級重慶物流系統
未來的物流園區是什么樣子?機器人如何像人類一樣分揀繁多的貨物?
在智博會上,菜鳥IoT(物聯網)產品集群將為市民展示最新的互聯網+物流應用。阿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亮相本次智博會的菜鳥IoT戰略集群產品包括菜鳥未來園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刷臉取件柜等,實現實時在線,智能化管理、運營和調度。這些設備上都會安裝IoT芯片,就如同給機器裝上大腦一樣,能對物流園區、倉儲、分撥、車輛、人員和智能柜等物流要素進行數字化,實現物流要素實時在線、智能調度,滿足客戶多樣的需求。
智博會后,這些新技術將陸續在重慶落地,今后市民寄送快遞的時間、效率將進一步提高。事實上,重慶各行各業在不少領域已經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開始了創新升級,包括智能網聯汽車、AI養豬、金融云、新外貿、航空大腦等。此次重慶云棲大會還將涉及農業、汽車、新零售、鋼鐵產業等解決方案和產品,以及重慶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創業大賽等,并設置了相關專場論壇。屆時,諸多業內人士將就行業熱點、新興技術展開討論。
阿里將在渝發布
全新工業互聯網平臺
本次智博會是促進阿里巴巴與重慶市創新合作的契機。智博會期間,阿里巴巴將于24日舉辦“云棲大會·重慶峰會”,阿里云將在會上發布一款重磅工業互聯網平臺,助推重慶加快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工業制造向“智造服務業”轉型升級,以攜手渝企打造智能工廠。
據悉,此次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幫助80%的中小企業及制造企業獲得巨大效益,降低20%以上的開發成本與時間;目前已在電子制造、機械制造、紡織服裝等細分行業實現場景化的應用。
鏈接
阿里重慶總部正在建設
今年1月,重慶市政府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基于“城市大腦”的“智能重慶”。半年過去,戰略合作的成效如何?昨日,重慶商報記者從阿里巴巴了解到,位于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產業園的阿里巴巴重慶總部正在加緊建設中。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阿里巴巴的“智能重慶中心”。該中心將作為阿里巴巴及其合作伙伴的區域中心,在多個領域助力重慶打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
以下是阿里在渝項目的幾個板塊:
新零售 今年內,阿里巴巴“新零售”代表盒馬鮮生將入駐重慶,為重慶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體驗。接下來,阿里巴巴還將在重慶布局銀泰商業等“新零售”業態。同時,其旗下口碑平臺也將與更多重慶商家合作,讓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運營的商業模式在重慶落地生根
智慧醫療 未來,人們看病從預約掛號開始,到繳費、查報告,都可在支付寶上解決。如今,包括西南醫院等十多家醫療機構已接入支付寶“未來醫院”,平均就醫時間可省一半。移動支付 螞蟻金服將助力重慶打造“移動支付之城”。出門不用帶現金,只要帶一部手機,就可以吃飯、看病、坐公交……截至目前,支付寶“生活繳費”功能已服務了重慶640萬個家庭。今年內,我市部分停車場有望實現“無感支付”停車。
城市管理 阿里將在重慶打造基于“城市大腦”的“智能重慶”,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缺陷,最終進化成為能夠治理城市各項“疑難雜癥”的超級人工智能。
傳統產業升級 阿里和南岸區、賽迪研究院合資打造了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依托該平臺,重慶工業企業將實現向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
人才培養 根據規劃,阿里巴巴3年內在重慶將培養3000名智能產業人才。
來源于:鳳凰網資訊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