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行業本就是一片藍海,加上移動醫療的大熱,以谷歌、蘋果、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各種科技大咖互聯網巨頭都想盡了各種渠道打入醫療行業圈地,i黑馬認為,傳統醫療革新是時代格局的必然趨勢,這些大佬們的圈地運動不僅僅是市場搶占,也是側面推動了傳統醫療革新的進程。
以谷歌、蘋果、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切入醫療健康領域。宣揚想象力的谷歌,不僅自己直接鼓搗各種醫藥產品或服務,而且投資了至少12家的新創企業。以軟硬一系化著稱的蘋果,也研發神秘產品。
這些企業無不掌握著海量的用戶信息,而且正大力搜集與醫療健康相關的數據,雖然目前大處于信息的收集和初步分析階段,但在未來,隨著大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它們在健康監管、追蹤甚至醫藥研發方面都帶來意想不到的變革,并非空想。
大撒網的谷歌
5月14日,谷歌宣布Glass全美開放購買,售價1500美元(約9341元)。而Googleglass已經在引領醫療領域的革命,比如,2014年初波士頓的貝斯以色列醫院已經把病人的二維碼放在病房外,以便戴著Google glass的醫生可以即時訪問病歷和X光片。外科醫生帶上眼鏡進行手術,手術的畫面就可以現場直播給實習醫生,由此訓練實習醫生。隨著更多應用的推出,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功能將勢必進一步擴大。
2013年9月,谷歌成立抗衰老研究公司Calico,主要進行人類衰老及相關疾病方面的研究,試圖延長人類壽命。今年,谷歌還推出了以胃酸供電的可吞服智能藥丸。
此外,谷歌還投資了至少12家醫療健康行業的新創企業。
1)Flatiron Health:2014年5月8日,Google Ventures領投了用大數據服務腫瘤醫療行業的創業公司Flatiron Health的 1.3 億美元 B 輪融資,并確認這是其迄今為止對醫療軟件公司的大一筆投資。
2)23andMe:一家為客戶提供完全個人化DNA測試服務的公司,客戶只需郵寄一份自己的唾液樣本并支付99美元,即可進行DNA測試。
3)One Medical:面向病情穩定或者處于亞健康的人群,提供完善透明的就診服務。
4)Foundation Medicine:一家提供癌癥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的公司。
5)Adimab:一個完全集成的、以酵母為基礎的抗體篩選平臺,其建立了一個綜合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制藥公司開發未來抗體藥物。
6)Doctor On Demand:提供醫生視頻咨詢服務。
7)DNAnexus:一家致力于打造云端DNA數據庫的創業公司。
8)iPierian:一家利用細胞編程技術,通過修改基因來治療疾病的生物技術創業公司。
9)Predilytics:一家信息技術公司,為醫療保健行業的從業者提供解決方案。
10)Rani Therapeutics:專注于研發多肽、蛋白、抗體、RNAi、疫苗等藥物的口服制劑。
11)SynapDx:試圖結合血液測試、基因活性圖譜及高等生物信息學技術,讓家長和醫生能夠以比現有的方式更快、更早的診斷自閉癥兒童,從而提升治愈可能。
12)Transcriptic致力于開發“新一代實驗室自動機和虛擬化技術”——換句話說,使科學家能夠利用他們的筆記本電腦進行生物學研究。
蘋果:悶聲造大器
盡管iWatch傳聞已經飛了幾年,盡管脫胎于此的山寨智能手表都來了,就是不見佛祖真身。雖然極為低調,但蘋果對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視,則是顯而易見的。據《紐約時報》報道,蘋果曾在2013年12月與FDA探討移動醫療應用,希望獲得相關的許可,而蘋果方面的參會人員包括去年加盟的邁克爾-奧賴利(MichaelO’Reilly),此前曾擔任血氧濃度計廠商Masimo負責醫務工作的執行副總裁和首席醫務官。
據外媒報道,蘋果正在全力打造醫療方面的硬件產品。事實上,蘋果已在美國獲得心率監測專利授權。此外,據說iOS8平臺將內置一款應用“Healthbook”,可通過傳聞中的iWatch智能手表監測用戶的健康狀況。
社交老大已收購芬蘭創業公司ProtoGeo Oy,后者為健康類移動應用Moves的開發商。Moves是一款可以記錄用戶每天運動軌跡和行走步數的健康類應用。
微軟
個人健康管理平臺Health Vault 推出以來,微軟一直在完善這一服務,并豪言要發展成為類似于PayPal和Visa一樣的品牌,為醫護人員提供所需信息以向患者提供盡可能好的醫療服務。此外,微軟家庭游戲健身服務XboxFitness用戶數量已超過150萬,有報道稱,微軟還將推出移動版本。
亞馬遜
雖然并未發現亞馬遜直接投資醫療健康行業的紀錄,但其創始人貝索斯已投資醫療門診公司Qliance和醫生預約網站ZocDoc。
三星
其推出的健康跟蹤應用S-Health已獲得獲得FDA批準。近日,三星高調宣布進軍生物醫藥,投20億據稱其在生物制藥領域內的投資至少達到20億美元。三星表示,其長期目標是成為世界上領先的制藥公司。不過目前的核心仍是開發生物仿制藥品。
阿里巴巴
近欲以超千億美元估值上市的阿里巴巴,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近年并購頻繁的阿里系,在進入醫療健康領域仍以并購實現大躍進,2014年初投資并控股的中信21世紀,即將更名為“阿里健康信息技術”。
媒體評論稱,阿里巴巴將會利用云服務和大數據,幫助中信21世紀的“醫療監管碼”的應用功能變得更加豐富和智能。雙方很有可能建立一套醫療健康信息化標準,讓后來者只能跟隨而無法超越。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